菊花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4:06:03

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菊科菊属植物的栽培种。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又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 ,被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厘米 ,大小不一。总苞片多层,外层外面被柔毛。舌状花颜色各种。管状花黄色。菊花不是单元起源的,不能用简单的种系发生方法来概括。菊花是异花授粉植物。可以利用菊花的有性繁殖,借助遗传重组和性状分离或基因突变来选择新品种,而利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来固定新性状,培育新品种,或利用芽变和固定芽变的办法培养新品种。菊花的无性繁殖有扦插、分枝与压条等,而扦插是常用的方法。菊花一般秋季开花,故又名秋菊。但它是短日照植物,可根据这种生物学特征,使之提早或延迟开花,供节日或盆景布置之用。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按头状花序干燥后形状大小,舌状花的长度,可把药菊分成白菊花、滁菊花、贡菊花和杭菊花4类。在每一类里则根据原产地取名。

菊花的特点

〔历史久〕
菊花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文学记载见于春秋时的《尔雅》 中有“鞠、治蔷”。孔子著的《礼记、月 令篇》、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花”记载。《山海经》亦说“女儿之山,其草多菊”等,到了汉代菊花已密切了人们的实际生活,晋代已把菊花配置于庭园之中,南北朝时菊花已作入药了。唐代菊花已培育出黄、紫、白三色,并传播到国外。 宋代养菊出现了飞跃,从地栽发展到整型盆栽。选择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品种。特别是出现了《菊谱》、《百集菊谱》等写菊专著。元代扩展了养菊的面积。明代已有了相当高的培养艺菊的技术。清代菊花品种已发展到233种之多。并先后传入日本、英国、法国、美洲等世界各国。至今菊花的栽培技术、品种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

〔花色艳〕
在菊花盛开时,繁花似锦,有金黄的,纯白的,艳红的,淡紫的等等。黄色中还有金黄、淡黄、中黄、柠檬黄。红色中还有深红,粉红,桃红,淡红,肉红,棕红,紫红,玫瑰红,朱红, 二红等等。艳丽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

〔品种多〕
至今全世界已有上万个菊花品种,目前我国也有三千多个品种。 其中有以开花季节分的,夏菊,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