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朱和龄这个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3:57:11
历史上有没有朱和龄这个人
有知道的提供下文献

是否是朱鹤龄之误?

朱鹤龄

〔清〕(公元一六0六年至一六八三年)字长孺,江苏吴江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年七十八岁。明诸生。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遂自号愚庵。及与顾炎武友,思覃力于经学,颇有造诣。

朱鹤龄-著作
鹤龄著述甚富,有《愚庵诗文集》及《读左日钞》十四卷,《禹贡长笺》十二卷,《春秋集说》二十二卷,《诗经通义》二十卷,《易广义略》四卷,及《尚书埤传》十七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朱鹤龄 朱鹤龄,清学者、文学家。字长孺,吴江人,明诸生。颖敏好学,初专注于诗词,曾为杜甫、李商隐诗作笺注,并盛行于世。明亡后,拒绝仕途,屏居故里,专事读书著述,晨夕一篇,文思如涌,其写作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出行不识路途,坐下不知道寒暑,不了解的人都说他愚蠢,他干脆给自己取了个号曰:“愚庵”。“疾恶如仇,嗜古若渴;不妄受人一钱,不虚诳人一语”,是他的自我写照。在结识顾炎武之前,致力于文章之学,著有《愚庵诗文集》。顾炎武以“本原论”为他做学问的宗旨,从此他殚精竭虑于经史子学,他以《易》理至宋儒已明,“然《左传》、《国语》所载占法,皆言象也,本易精矣,而多未备”,著有《易广义略》四卷,详加注疏阐释;以“蔡氏《释书》未精,斟酌于汉学宋学之间”,作《尚书埤传》十七卷;以“朱子(宋朝朱熹)掊击诗小序太过,与同县陈启源参考诸家说,兼用启源说《疏通序义》”,写出《诗经通义》二十卷;“以胡氏‘传《春秋》’多偏见凿说(穿凿附会),乃合唐宋以来诸儒之解”撰《春秋集说》二十二卷;“又以杜氏(唐·杜预)注《左传》未尽合俗儒”作《读左日钞》十四卷;又有《禹贡长笺》十二卷,备论古今利害,旁引曲证,亦多创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