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 宅基地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4:45:28
耽误大家宝贵时间看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涉及此事的都是本家一个姓
我们家在农村,平时和邻居相处都很融洽,今年5 1 前的一段时间我因为隔壁(本家一个姓的)的一个小女孩子(22岁)在外面勾引男人,导致那个男的他们村子议论纷纷,正好那个村子里有我们本家的一个姑娘嫁到那边,姑娘打电话过来向他爷爷多次说起这事情, 后这老伯出于好意多次来劝说我母亲去和邻居那女孩他妈说下情况,劝说他们家女儿,(这女孩已定亲,) 我母亲硬着头皮和隔壁家主妇说了下那边情况不是很好,因为不想到时候闹个笑话大家都难看,你回去说下你家闺女。 当时这主妇就说没这事。第二天隔壁主妇主动来我家说我们家后面的墙垒到他地方了,让我们拆了, 我母亲说你想拆自己拆去,大约半个月后他把墙就拆了,我母亲一直没和我说,只到我爸回去后把两边的灰界抛出来,发现他们他楼房上面的屋檐占了我家15公分左右。 多次他们找管家来理论说在把后面的那一米墙垒上去,我家人不从, 然后隔壁泼妇却要求我们家前面贴马路的墙在在他们家灰界那边10公分,(此强是院墙,若拆去10公分家不严。)这个十公分的强不知道法律是怎么定的,! 现在就是他们家死皮赖脸要我们先拆着10公分的院墙,才动屋檐,(他们家屋檐通体都占在我们位置上,房前后宽10米左右。我们院墙后25公分左右) 真的饿去拆没谁怕谁,
现在不知道怎么解决,希望大家能够提供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前不多久的历史上因为宅基地纠纷死人的事情很多。
说实话也不想把因为什么扯近来,

郭阁老一封书信,寥寥数语,吹散了满城风雨,邻里两家和好如初;最终,两家你让我,我也让你,谁也不曾想到,竟让出一条街道来。安阳人都称它是仁义巷。

千里捎书仅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还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明朝嘉靖年间的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郭朴(1511—1593),安阳人,俗称郭阁老。
当年,阁老郭朴家住在钟楼北边路西侧,和王三成的住宅南北为邻。王三成所住的房屋太老了,老得摇摇欲坠。无奈,王三成只好请来了亲朋好友重新翻盖。这天下午,郭朴家有一位叫刘洪的老家人外出办事归来,发现王家多占了地基,刘洪细细察看时,王三成看在眼里,佯装没有看见,继续若无其事地吆喝着匠人,忙来忙去。刘洪不敢怠慢,慌忙告诉夫人。夫人问:“占有多少?”刘洪道:“一墙之多。”夫人不信,让刘洪领她去看个究竟。刘洪所言, 果然是真。夫人责问三成, 三成手持瓦刀指着刘洪道: “你老眼昏花,没有瞧清就把主人叫来,你再睁眼瞧瞧!”三成与刘洪争吵不休。谁知一下点着了三成的火爆脾气,三成吼到:“我修房盖屋有多么不容易,你们故意找事儿!想欺负我王三成,没门!”刘洪据理力争。眼见双方箭拔弩张,互不相让,夫人拉开了刘洪。三成媳妇也深知丈夫火爆脾气,赶紧拦住三成。避免了一场短兵相接。双方却已是针锋相对,两家矛盾变得尖锐起来,相互之间寸土不让,几乎到了誓不两也立的地步。
夫人回到家里,心中闷闷不乐, 这明明是三成强词夺理,霸占自家地方,他实在没把郭家放在眼里,真是欺人太甚。夫人在屋里越想越生气。刘洪也觉得主人家受了欺侮,觉得这事也实在窝囊,心里很气愤。他对夫人说:“今天,这种人得寸, 明天他还想进尺,这不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吗?”刘洪让夫人给老爷写信,给他点颜色才是上策。凑巧,有位邻友去京城办事,于是就让此人捎书给郭朴。
捎书人星夜赶到京城时,城门已紧闭,守卫得知是给武英殿大学士阁老郭朴送的家书,当即开城门放行。捎书人径直到阁老府,将书信亲自交给郭朴。
这时,夫人为王三成盖房一事,终日里烦躁不安,觉得郭家在街坊四邻面前失了面子,心中愤愤不平,恨不得亲自再去京城。
家人刘洪仰望高天归雁,焦急地等待京城来的消息。忽然,马蹄声声,骏马嘶鸣,捎书人风尘仆仆地从京城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