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写岳阳楼,可是为什么写洞庭湖景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9:33:53
急需!!!!!
要从文章内容着手

第2段开头已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越阳楼被洞庭湖所包围,这样写,是为了写出洞庭湖之声势浩大,雄伟壮丽,即能从侧面烘托出越阳楼之壮观雄伟.

岳阳楼就在洞庭湖边

应该是烘托出岳阳楼的壮观 与 从岳阳楼往下看时的壮阔吧、

呵呵,因为站在岳阳楼上可以看洞庭湖的景色。
岳阳楼本来就是为洞庭湖修建的。

湖南省 岳阳市 西门古城楼。相传 三国 吴 鲁肃 在此建阅兵台, 唐 开元 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 张说 谪守 巴陵 (即今 岳阳市 )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兴建此楼。主楼三层,巍峨雄壮。登楼远眺,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为古今著名风景名胜。

登岳阳楼
年代:【宋】 作者:【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岳阳楼望洞庭
年代:【宋】 作者:【吕蒙正】
八月寒涛溅碧空,片帆悠飏信秋风。
探珠直待骊龙睡,莫遣迷津浩渺中。

岳阳楼
年代:【明】 作者:【杨基】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洞庭秋月
年代:【宋】 作者:【赵蕃】
平湖万里宽,秋月一天白。
隐隐岳阳楼,有人自横笛。

岳阳楼望洞庭
年代:【宋】 作者:【张经】
每因蜀水涨,横遏楚江流。
气象吞云梦,波澜彻夏秋。
风云几开阖,日月自沉浮。
欲济谁舟楫,乾坤独倚楼。

题岳阳楼
年代:【宋】 作者:【冯时行】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阳楼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