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位诗人作诗做的很苦,他曾作诗两句三年的,一吟双泪流,因而被称为苦吟诗人。他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1:48:39

按你的意思就是贾岛

贾岛(779~843) 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贾岛在韩门,常从张籍、孟郊游。又与马戴、姚合为诗友,往来酬唱甚密。他擅长五律,苦吟成癖,自谓"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其诗造语奇特,给人印象深刻,常写荒寒冷落之景,表现愁苦幽独之情

其实苦吟诗人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一类人.就好象田园派诗人,豪放派诗人等等。

他们主要产生于中晚唐,楼上说的李贺算一个,还有些比较著名的比方说贾岛,孟郊。被称为苦吟诗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诗多为寒苦之音,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 ,徘徊吟哦的心境与殚精竭虑的态度与方法 在晚唐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这些相当一部分的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诗歌内容都比较狭窄,很少反映社会问题。贾岛所写,有科考碰壁的失意和怨愤,有贫穷窘困生活的哀叹,有对于清寂之境和佛禅境界的感受,以及与僧人、隐士的交往,大多不出个人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有限,诗料不离琴、棋、僧、鹤、茶、酒、竹、石等物。内容不足而一叶苦吟,不免琢伤元气,减损诗美,露出小家习气。
晚唐苦吟诗人热衷功名利禄,一生中为科举及第,步入仕途而苦苦挣扎。由于生活贫寒,他们在应举求仕、流落江湖时,大都有寄食寺院的经历,与寺僧有着密切的交往。其中的周贺还与贾岛一样早年出家,有很长的蒲团生涯。当他们在由权势、官禄所形成的名利场上尝遍冷暖,饱受利禄羁绊、俗事萦心的尘俗之网困绕,不论在清醒之际或失意之后,面对滚滚红尘,碌碌人世,往往对方外的世界油然而生一种向往之心。一派诗人的心态,与封建王朝末世一些政治上无出足的士人比较吻合。这些士人将生活情趣转移到吟咏日常感受以及与亲友唱和上,因而贾岛、姚合等人便很容易成为追摹的对象。不仅五代时仍有不少诗人效法贾、姚,南宋的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亦以宗法晚唐成为一时风尚。

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