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句话是“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这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8:03:30

少不读水浒,水浒传中一味好勇斗狠,少年人读之无益,徒增长其好勇斗狠的毛病。
老不读三国,三国是权谋之术,老年人人生经历多,只能进一步使其心机深沉、贪得无厌。

三国演义这个书名就告诉了你这本书的立场在于一个“义”字,
凡是“义”字当先的人肯定都是正面人物,不管他在蜀还是在魏,
但是这些义士不一定有好下场,即所谓好人不一定有好报,
可即便舍生取义也是会千古流芳的。
老不读三国,可能是因为将自己的一生与故事联系起来,难免伤心落泪吧。
水浒传主要围绕一个“反”字,为什么“少不读水浒”不言而喻,
甚至听说有不法分子声称他们是学习梁山聚义造反,杀富济贫的……
书里写满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的不满,造反乃是理所应当,人心所向,
也是成为英雄的道理,
但书里很多故事写得极好千古传诵不可不读,只是读了不要冲动。
当然还有其他角度来说这两本书的不同,比如历史的角度、文学的角度等等!

中国自古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

这前句话好懂: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而《水浒》呢,又专以攻城破狱为能事,以打家劫舍为豪举,如果年轻人看了《水浒》,领悟了其中津津乐道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那一套,碰了镇关西就打,遇了潘金莲就杀,那还不天下大乱?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还要不要?虽然也有伟人说过“天下大乱,形势大好”,可那前提是“乱了别人,好了自己”,如果乱的就是自己、好的又是别人,那还是不乱的为好——此所谓“少不读水浒”。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呢?照孔子的说法“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欲耳不逾规矩”,年纪大了就是随心所欲都会不逾规矩,看看三国有什么要紧的?难道老头子看了三国,就会像钱锺书在《围城》里形容老头子谈恋爱如老房子着火一样烧起来没救?还是老头子看了三国,就会个个变成曹操?曹操也不老呀,再说要变曹操早变了,何至于到老了看了三国后再变?

“老不读三国”这种说法看似振振有辞,其实却不耐推敲:首先,说老头子本来就坏,有些一篙子打落一船人的扩大化嫌疑——老头子中固然有康生、林彪等坏蛋,不还有孔夫子、海青天这样的好人么?其次,年轻人看了三国,使起坏

好像有句话是“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这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有句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春秋"啊? 怎么看“少不看三国,老不看西游”这句话 经血特别少,少到晚上睡觉一滴都没有,但是有血块(好像是子宫内膜),正常吗? ”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指的是三国中的哪一个位君主?有句成语也可以概括这句话,请写出. 求:是不是有一部动画电影叫三国什么或什么三国啊???好像是国产的,谢谢 三国这句话说的是哪个故事 有个三国游戏 叫三国群英传(好像是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好像不构成因果。 但丁在神曲中好像有句话说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谁能告诉我那句话完整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