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姓名的专业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0:27:22
1.齐国国君(田氏篡政以前)姓吕或姜,楚国国君姓熊或芈,正规地说,应该分别是哪一个?
2.在这个时代的人的名字中,出现了“子X”的情况,例如楚国令尹“子兰”,秦国国君庄襄王异人又名“子楚”,但是注解中说又可以称为“兰”以及“楚”,这个“子”字的意思是什么?
3.秦国名将白起的祖父姓白乙(这是个复姓)名丙,那么为什么白起的姓不是“白乙”?
4.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的名字(不是姓)出现了部分的二字情况,例如齐威王叫做田因齐,齐宣王叫做田辟疆,而此后都没有出现二字名情况,例如三国时代就没有二字的名字?而一直到了南北朝刘宋王朝时才出现了二字名情况,例如宋文帝叫做刘义隆?
1.不介意的话,请说明一下原因。
2.那么在记载他们真名时是否去掉“子”字呢?
3.孙子的确是我误记,但是《战国策-秦策四》上说白乙丙是白起的祖先。
4.我是说出现了名字二字“断层”现象,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说基本没有,不是大规模现象。

一、齐姜
芈楚
二、公子、或者王子。
只要是楚国王族后人都这样称呼。
就算是春秋的齐桓公也曾经被称为公子小白,晋文公曾被称为公子重耳。
这个公子、王子就是身份。贵族身份的表示。
三、你怎么不吧百里孟明视、西乞术跟白乙丙加一块儿说???(ˇˍˇ) 想~
白起的祖先是楚国公子后人白公胜。你有兴趣可以查查《史记》。你自己看看白公胜是什么年代的人。什么时候白起成白乙丙的孙子了...你也不想想...白乙丙是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0年在位)的将军,白起是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49年在位)时代的将军...差多少年您先弄清楚了...什么人这么牛一口气活一百岁生儿子,儿子一百岁生孙子...
白起就姓白。他祖先是楚国王族,也可以叫熊起或芈起。他为什么后来会在占领楚国首都郢城之后疯狂杀戮,就因为他祖先与楚国有仇恨,本来楚平王就该立太子建(白起祖先),结果不但不立,还要杀,造成伍子胥跟太子建逃亡的结果。
伍子胥鞭楚平王尸,白公胜回国造反不成被迫自杀...后来才有白起。
四、谁跟你说没有俩字名字的帝王来着,秦二世叫什么?嬴胡亥!!!
东晋安帝叫什么?司马德宗!
东晋恭帝叫什么?司马德文!
你先仔细看好了再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说的这个不是规律啊...
呵呵呵
自然汉朝四百年就一个汉昭帝刘弗陵是三个字的名字,但这件事儿毕竟不是规律啊...
假如果然有的话,哈哈哈在下才疏学浅不晓得什么朝代有这种规矩了,呵呵呵。
也不是“断层”现象,汉朝以后备份现象渐渐明确起来。
例如刘邦叫刘季,季是代表他是刘太公第三个孩子的身份,按照这种方法起名字...太易重名了...
当然备份也不一定是某字辈。
也可以是名字中带偏旁,像北魏孝文帝的孩子名字中都带竖心旁(如宣武帝元恪)。这样的名字也是只有俩字。
到东晋后期,人们对这个名字的辈分就看的很明白了,尤其是汉族,包括帝王在内都一样,一个字儿的名字不成就俩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