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兴起,发展,结束的基本线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21:45:19
洋务运动兴起,发展,结束的基本线索

洋务运动的兴起(4课时)

1.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1,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列强对华侵略政策从炮舰政策变为合作政策。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通过迫使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获得诸多特殊权益。他们侵略中国的愿望,暂时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在太平天国的打击下,清政府腐败不堪,其统治摇摇欲坠,能否有实施不平等条约的能力,还在未定之数。因此,为了保证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列强采取合作政策。合作政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列强在侵略中国问题上互相协调,尽量避免用武力威胁清政府,或对其使用武力;其二,在对待清政府问题上,列强只和清政府合作,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扶持地方势力或其他势力反对清政府。在这种政策下,列强和清政府之间,维持了一定时期的和平局面。
列强为帮助清政府维护统治,以实现其在华利益,鼓励中国采用西式工具,兴办铁路、轮船,开采矿产等。这在客观上促使清政府内部一部分人关注向西方学习问题。2,外交方面,西方公使进驻北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操纵,使统治者更直接的接触西方事物,开阔了视野;蒲安臣代表清政府出访国外,清政府第一次向国外派遣外交使团;马嘉里事件后,清政府终于向国外派遣公使,近代化的外交体制开始建立。3,农村经济的凋敝。太平天国失败后,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永佃制。 4,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地方督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总理街门大臣奕欣和文祥。基本观点:第一,变局观点,认为西方的侵略,主权的丧失,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不学习西方,无以应付这种变局。第二,自强观点,源于中国古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第三,师夷制夷观点,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目的是反击外国侵略,以保卫清朝统治。第四,“外敦和好,内要自强”,在处理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方面,尽量维持和局,对他们的侵略,尽量采取委曲求全的方式,以维持和局。第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体用论”,洋务派后期的重要领导人张之洞对这个的宗旨作出了充分发挥。而较早进行阐述的,则是冯桂芬。
2.官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军事工业,洋务派在早期,特别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看到的西方长技,主要是船坚炮利,于是把求强,即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放在重要地位。几个主要的军工企业的创办: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