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政收入来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7:36:11
既然没有税收来源,他凭什么支撑财政呢,就凭卖地吗

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分为经常收入和非经常收入两大部分。经常收入包括直接税如薪俸税、利得税及物业税,间接税如关税、差饷、车辆税、专利及特权税、娱乐税等。非经常收入中,直接税包括遗产税、间接税包括出租汽车牌照费、卖地收入等其他收入。
就财政收入的来源而言,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部分。前者为主要的财政收入,50年代以来,税收收入一直占香港财政收入的60%至65%。税收中直接税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以烟酒税与差饷为主的间接税比重则相应下降。50年代初直接税收入仅为间接税收入的30%左右,至80年代末,直接税收入已达间接税的160%。
香港自1966年开始编制当地生产总值以来,至1993年已有27年连续取得GDP的实质增长。众所周知,香港长期实行低税多收政策,即税率低但绝对税收却不少,所依赖的条件便是经济的不断增长。反之,如果香港经济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景气,则香港政府必须通过提高税率或开辟新的收入来源以平衡财政收支。较多的情况是,连年经济繁荣下税收和总的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这时往往以提高社会福利和公共设施,降低税率,减少收费为对策。

主要收入就是卖地。
个人收入税还是要收的。

有税收来源的。
卖地确实是收入很大,大约占13%左右。
例如印花税占政府财政收入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