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魏国五子良将,蜀国五虎大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5:09:30
这十个大将名字分别是什么?请都列举出来,谢了!

蜀国的五虎上将:
汉寿亭侯、前将军 关羽 字云长
新亭侯、右将军 张飞 字翼德
永昌亭侯、虎威将军、中护军 赵云 字子龙
犛(lai)乡侯、左将军 马超 字孟起
关内侯、后将军 黄忠 字汉升

魏国的五子良将:
刚侯、征东将军 张辽 字文远
威侯、右将军 乐进 字子谦
历侯、左将军 于禁 字文则
壮侯、车骑将军 张郃 字俊义
阳平侯、平寇将军 徐晃 字公明

[编辑本段]五虎上将概述
五虎上将,是指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蜀汉昭烈帝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原文描写为“五虎大将”,后人惯称“五虎上将”。
关于五虎上将的排序,在原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0回)中,排名顺序为:关、张、马、黄、赵,后来清代的毛宗岗、毛纶父子二人改编演义后,变为关、张、赵、马、黄。现在最为流行的版本《三国演义》(120回)的就是经过毛氏父子改编的演义。
有的书籍将魏延代替马超,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员。从战功和能力来看,魏延有勇有谋,而且战功卓越,见识超群,而马超不过匹夫尔。同时,马超早逝,对整个三国局势影响不大。马超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刘备阵营,并不很受刘备信任,不过以名而已。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三国时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五子良将”。
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三国时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