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问题高手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1:05:27
1.如何理解经济成本与经济利润
2.案例分析:近年手机市场,价格不断下降,但供应量却也不断增加,各厂商还不断推出新的机型。按照供给法则,随着价格下降,企业的供给数量将减少,而实现情况正好相反。这一现象在许多行业都存在,似乎证明了供给法则的错误,请你联系所学知识,绘图分析其中原因。

第二题,如果图不好画的,大家就写原因分析吧!谢谢大家啊!!急着用 啊!

1: 经济成本是企业使用的所有资源总的机会成本。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二者之和。因而经济成本是一个比会计成本含义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概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成本几乎涉及了企业所有的经营内容和领域。经济成本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全部成本,有些经济成本项目我们没有认识到,也有些经济成本项目我们虽然也知道它的存在,但却没有把其当作独立的成本项目来进行分析,比如组织成本。企业只有销售最终产品和向外提供服务才能从市场取得收入,而在企业内部为了组织生产,就要建立各种组织。特别是对于大企业,其组织可能是相当庞大的,组织的结构可能是相当复杂的,而要维持这些组织的正常运转就必然有支出,有时支出可能是很大的,这些支出就是组织成本。

  经济利润: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相减以后的差额。
  按照经济利润概念,利润是通过对企业期末净资产进行计价,并将其与期初价值相比较来计算的,但在计算过程中,必须排除与所有者的交易。
  经济利润是经济学家所持的利润概念。虽然经济学家的利润也是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差额,但是经济学家对利润有严格的定义。对会计师而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然而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一结果高估了利润。原因在于:经济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经济成本不同于会计成本,因此,经济利润就不同于会计利润。

  2: 第一:供求关系,供给定律的成立,前提是一个完善的市场,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制度,决策时滞等原因,短期内供给并不一定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

  第二:成本原因。由于技术进步,尤其是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批量化生产带来的规模效应,价格下降,但是成本下降,并不足以说明利润的变动方向

  第三:市场策略和机会成本。比如手机市场,内资企业不断采用价格优势,争取市场,是一种市场短期策略。比如纺织等其他行业的利润下降,导致放弃手机市场的机会成本加大;同时中间的退出成本很好。

1,经济成本就是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包括隐形和显性成本,较会计成本多了隐性成本一项,就是固定成本等的机会成本,说浅白的点就是生产产品需要的包括厂房,机器,资金,反正用到的都算上的成本,而经济利润就是总的销售所得剪去了经济成本余留下来的所得,尽我的能力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