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为线段BD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D作AB⊥BD,ED⊥BD,连接AC、EC.已知AB=5,DE=1,BD=8,设CD=x.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36:53
如图8,C为线段BD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D作AB⊥BD,ED⊥BD,连接AC、EC.已知AB=5,DE=1,BD=8,设CD=x.
http://mag.jxllt.com/eWebEditor/uploadfile/20080826103333955.gif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C+CE的长;

(2)请问点C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的值最小?

第一问不用说了,第二问的答案是 A,C,E三点共线时,但是问什么呢

AC+AE=根号[5^+(8-X)^]+根号[1^+X^]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不懂联系我

如果不共线,A,C,E可以组成三角形,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AC+CE>AE
只有三点共线时,AC+CE=AE,AE是A和E的直线连线.
显然,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直线最短,所以此时AC+CE最小

其实是用到初中一年级的知识(当时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不是现在,没有同步更新,不好意思呀。)
a+b≥2ab 即为a=b的时候a+b的值最小。

连结AE,即存在三角形ACE。再根据三角形的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解释了。

连结AE,即存在三角形ACE。再根据三角形的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a+b≥2ab 为a=b的时候a+b的值最小

P为线段AB上一动点,C为线段AB外的一点,求PC中点M的轨迹?怎么解?要过程? D点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1点,若BD=8,角ABD=15度,求点A到BD的距离 D点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1点,若BD=8, 正方形ABCO的边长为3,过A点作直线AD交x轴于D点且D点的坐标为(4,0),线段AD上有一动点, 如图,已知点C和D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且AB= ,CD= ,M和N分别是AC和BD的中点,求MN的长 已知点C和D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且AB=a,CD=b,M和N分别是AC和BD的中点,求MN的长。 阅读全文(971)... C.D是AB上的两个动点,线段CD=4厘米,AB=16厘米,M.N分别是AC.BD的中点.若C与A.D.B.不重合,求CN范围(完整过程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在BC上,且BE=2,P是BD上的一动点,求PE+PC的最小值 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23, 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以线段OA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边△AOB,点C为x正半轴上一动点(OC>1),连结BC AB是⊙O的直径,D是⊙O上一动点,延长AD到C使CD=AD,连结B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