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如何能做到“有保有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03:52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之总合。
  经济运行态势决定着货币政策走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源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同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虽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强调通过放松信贷管制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但两者的宽松程度是有差异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强调的是适度
  如果调整过度,很可能会带来各种类型的潜在风险,这些潜在风险随着时间的推进,一旦遇到适宜的外在环境就会马上显现出来,如信用的过度扩张会制造资产泡沫,从而为金融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宽松是要通过放松银根、增加投资、拉动消费,保证经济发展;适度是要根据经济形势作出的选择;适度宽松表明货币政策不是完全放松,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其主基调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调控政策
  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大的起落,又要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强调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高度关注甚至警惕政策实施中的潜在风险,把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创造价格稳定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等多目标间的协调一致

  既要既要着眼于防止企业资金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状况的深度演化,也要注意把握政策重点、节奏和力度,使之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