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和我大致解释一下《郑伯克段于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19:12:50

原文出自《左传》之《隐公元年》,记叙了春秋初期在郑国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通过对姜氏、郑庄公和共叔段母子兄弟之间争权斗争的描写,刻画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姜氏的偏心狠毒以及共叔段的骄纵贪婪,揭露了郑国统治者内部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激烈的矛盾冲突。

翻译: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一位妻子,叫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是倒生的,惊吓了姜氏,所以取名寤生,于是姜氏就厌恶他。姜氏喜欢共叔段,想要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等到庄公登临君位,姜氏就替共叔段请求把制封给他。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就曾死在那里。其他地方,只要您吩咐我都听从。”姜氏又请求封给京城,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称为京城太叔。"

蔡仲说:“都邑的城墙,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根据先王的制度,大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邑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邑不超过九分之一。而现在京城不合法度,太叔不守先王的制度,您将会无法控制的。”庄公说:“武姜想要这样,我哪能避开这个祸害呢?”蔡仲回答:“武姜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替他找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继续滋长蔓延,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何况是您骄宠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义的事做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吧。”蔡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不久,太叔命令西方和北方的边邑一方面属于庄公,一方面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两属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太叔,那就请让我去侍奉他;如果不想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老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他将会自己招致祸殃的。”

太叔又收取这些两属之地作为自己的封邑,一直到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如果他的土地扩大了,就会得到众多的人。”庄公说:“不忠义就不能团结人,土地扩大反将走向崩溃。”

太叔修筑城郭,积聚粮草,修整武器,准备步兵、战车,将要袭击郑国都城,武姜打算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