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入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客户有些什么政策上的弊端,和不支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01:58

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投资企业,有以下弊端:
1、离市区遥远,不方便。
2、注册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企业必须年底每年都审计,按上海一般审计保税区企业的费用,最少在4000元。区外企业一般不要求审计。
3、开发票不方便,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以市场化管理区内企业的,分为一市场。二市场,和其他专业市场,开发票的机器都是统一保管,很是不方便,这是最初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成立的时候出现的遗留问题,区内企业都要向各个市场交纳每年的管理费用,这个费用在区外企业是没有的,说白了,就是区内企业养了原来遗留的闲杂人员(关系户)。这个费用,一般按企业开票的销售收入的比例收,一般在3000-几万管理费不等。
4、最早成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时候,上海市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位,所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企业很杂,什么行业都有,现在上海市已经给铺东的三大块地区的定位已经明确了,张江地区是重点发展高科技企业、金桥主要是鼓励加工企业,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因为这几年走下坡路,所以重点是发展物流和仓储,以上鼓励的项目都有相关的税收优惠,但是优惠也不大。
5、生活不方便,上海的交通费比北京都贵,一般企业要是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办公,区内虽然有免费工交,但是等待的时间都很长。员工的交通费都比较高,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附近的房租却不比市里便宜多少。
6、区内企业基本没有什么优惠政策,即使有,那也是整个铺东随便那里注册的企业都享受的优惠政策。入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意义不大。

优点:
1、人少,空气好,适合生活。
2、有的菜比市里便宜。
3、马路比较宽阔,很舒服。
4、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好了。

总之:如今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已经不具有当年的辉煌了,和95年时候壮观的场面是无法相比了,95年的时候,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财政补贴政策是国内少有的,增殖税,所得税,营业税,先交,然后由财政全额补贴,交纳多少税,财政补贴多少,这个政策在当时中国大地上哪个火呀,是任何地方无法拼美的,后来中央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补贴政策太过于优惠,直接影响到97年香港的回归(企业都不到香港投资了),所以优惠政策就只执行了一年,现在的区内的烂尾楼就是因为没有政策后停工的,一停就是14年,到现在还有烂尾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