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些古代特务用得先进工具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9:15:06
注意是古代
给一些资料,就不麻烦大家给我摘录了
就这点分,麻烦了,谢谢

到了唐宋时代,中国的保密手段中,蜡丸书算得上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一种。
  蜡可防潮,故用于包装中成药,可久存不坏,至今沿用。用于包装书信等物,可保密防潮,利于长途偷递。这就是蜡丸的魅力所在。蜡丸的记载,新旧唐书不多,新旧五代史不多,到了《宋史》便多了起来。这说明:蜡丸保密的手段,大致起源于唐代,经五代的延续,到宋代走向普遍的推广。
  蜡丸即蜡制的丸,用以密封书信或奏状等,可保密防潮。又称蜡弹。唐人赵元一《奉天录·二》:“(包)佶 使使飞表于蜡丸中,论(陈)少游收财事”。《新唐书·颜真卿传》:“肃京已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
  蜡弹即蜡丸。宋人赵升《朝野类要·蜡弹》:“以帛写机密事,外用蜡固,陷于股肱皮膜之间,所以防在路之浮沈(沉)泄漏也。”《旧五代史·晋·尹晖传》:“时范延光据邺谋判,以晖失意,密使人赉蜡弹,以荣利啖之。”
  又有“蜡书”。《辞源》:“封在蜡丸中的书信,以防泄密或潮湿。”宋代诗人陆游《剑南诗·追议征西幕中旧事》:“关辅遗民意何伤,蜡封三寸绢书黄。”自注:“关中将校密报事宜,皆以蜡书至宣司。”
  蜡诏即藏在蜡丸中的诏书。即密诏。《资治通鉴》:“(后唐同光元年)梁主登建国楼, 面授亲信厚赐之,逗留有野服,赉蜡诏,促段凝军。”注:“蜡诏,犹蜡诏也,命出于上,故谓之蜡诏。”
  这种手段之所以可以保密,大约有以下原因:
  其一,用于书写的载体或为薄绢,或为细纸,小字密写后叠而成团或揉而为丸,体积小,自然便于隐匿,保密性因而增强。
  其二,如上处理的密件,外面再以蜡为衣,遇水不渗,遇汗不潮,传输起来,自然免去受件人因字迹模糊而误事的烦恼。
  其三,以蜡封以为丸的书信、诏书,外面若再以封者名章之类的东西用以防拆,保密效果自然更佳,惜乎史籍无载,而一旦开拆后,蜡丸很难完整存世,不类封泥,故难有实物传世。
  蜡丸的保密,得益于小巧,依赖于纸绢,故保密性强。间谍可用,军人可用,官吏可用。因而盛极一时,广为使用,实属保密史上一件值得一书的盛事。
  使用蜡丸用以保密的方法,到现在已经成为悠远的往事。但是,古人对于保密方法的成功实践,却对当今的机要保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随便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