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和相似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1:56:34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和相似处

最大的区别:

佛教里的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假名立相本性空;

而印度教的梵天则认为是实有。

最大的相似之处:

佛教说“心佛众生三者无差别”、印度教说“梵我和一”——在这一点上印度教也有非凡的智慧了。

相似:佛教和印度教,同属于古老的东方宗教,同源于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尽管在学说上彼此各成体系,但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丰富了印度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当古印度中的四姓阶级转信佛教,悟道证果,乃至在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壮大自宗,都显而易见佛教的出现为印度教的过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为印度教的未来指出了宽阔的走向。

不同:佛教与印度教同样都产生于以婆罗门阶级为中心的印度,因此,许多人误以为印度教就是佛教。事实上,印度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夹带着浓厚的神权色彩;佛教却否认印度教原有的万能之说,主张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现实人生的考察,着重实际的修持与体证。于是,两教不同的诉求方式,形成各自独特的思想体系。

相似:都有六道轮回,梵天,帝释等诸神。人可以通过自身修行脱离苦海。
区别:佛教讲世界是众生共业所感,没有创造和主宰;印度教讲世界是梵天创造的,毗湿奴守护世界,湿婆毁灭世界。佛教讲众生平等;印度教讲种姓制度,分神职人员,王公,平民和贱民,还有神圣的动物,诸如牛、猴等。印度教讲苦行可以解脱;佛教不认为这是解脱道(但有苦行僧)。印度教有性力崇拜,佛教没有(藏密的双修法争议很大,现在多半说此非佛道)。佛教出家要剃度;印度教刚开始要剃,但会在后脑勺留一缕,后来是蓄发的。
印度教是吸收佛教的婆罗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