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素描怎样才能有笔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0:13:15
老师说我没有笔触,不是在画画,是在磨刀。我不能理解

我学过4年美术,理解不多,多多指教。
所说的笔触,用我以前一个老师的话说,就是绘画性。
很多人画画全是靠时间磨出来的,一点一点蹭出来的。虽然精细,却显的木讷。而失去了绘画本身的意义。绘画性,就是在画面形,体积感,虚实关系,大的黑白灰关系把握好的基础上,笔头上的松动性。给人感觉,作者画这幅画时用笔十分放松,大气,可适当的用手抹,纸币擦等方法,用比较少的用笔触画出生动,放松的感觉。用笔可以不必规规矩矩的排调子,而是根据感觉之类的适当运用曲线。硬线条,短线条,长线,面,达到最好的效果。
当然,要有笔触,必须要有良好的绘画功底,手头功夫要好

  在静物质感的表现上,主要靠笔触、线条和色调的对比变化,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粗质感的静物,如无釉陶器、瓦器具、粗布以及草编工艺品等,它们没有强烈的高光点,也没有过强的反光,受环境影响不大。表现时,可用较松散的线条,色调不要过于均匀,色调中要有较鲜明和较琐碎的笔触,会出现一种粗感效果,这种方法,可根据物体粗糙的程度灵活运用。
  对玻璃器皿,要充分考虑它的透光性和光滑度,它还有无色金属透明、有色金属半透明两种之分。无色金属透明玻璃在画面上的色彩多依靠它的环境光源来表现色彩与物体透明,画时也就多在画面上最后处理,如先画它的背后及环境色等,待这些都接近完成时,画时也就多在画面上的最后处理,如先画它的背后及环境色等,待这些都接近完成时,再按其结构特征,适当刻画一下它的背部、受光部及在环境中的透明反应。对高光点的处理要准确,干净利索,绝不能拖泥带水。对带有固有色的半透明玻璃的表现,既要考虑它的半透明性,又要考虑它的自身色彩。玻璃器皿的边和口一般薄而精到,如瓶口忽然瓶底部位,画时一定要准确,用笔利索,要充分表现出它的结构特征。
  光滑细致的静物,如瓷器、金属器皿及柿子、葡萄类物体。它们高光点强,暗部反光也明显,易受环境色的饿影响。根据这种物体的特点,表现时要用严密的线条、均匀的色调,笔触不要太明显。并通过深入细致的刻画,达到充分表现其严谨的结构和光滑的质感特征的目的。

楼上的 说的 很好 绘画性 这个词 十分准确 也很专业 要有绘画性 但也不能刻意追求 有笔触 其实 如果 你只是 为了 有笔触 觉得好看 那就错了 其中的 道理 慢慢 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