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蜈蚣的食料怎么找,冬眠预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6:57:53

蜈蚣食物:
  野生蜈蚣为典型的食肉性昆虫,性较凶猛,凭着它具有能射出毒汁的颚爪,可捕食比它大得多的各类小型动物。蜈蚣喜食的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鼠妇、蜘蛛、蜻蜓、地鳖虫、螳螂、蝗虫、蟋蟀、油葫芦、蝼蛄、知了、倒退虫、黄蜂、各种鱼类、青蛙、壁虎、羊肉、牛肉、兔肉、鸡蛋、鸡肉、麻雀肉、蛇肉、大头金蝇、蚰蜒、蚕蛹、羊奶、牛奶等,植物性饲料包括:小麦粉、米粉、小米粉、玉米粉、高粱粉、麸皮、米糠、玉米皮、黑豆皮、豆饼、花生饼、菜籽饼(埋坑脱毒处理)、棉籽饼(用量不宜超过10%,药物脱毒后再用)、槐叶粉、黄豆皮等。

  蜈蚣冬眠:

  1.蜈蚣冬眠前的活动规律
  在野生条件下,蜈蚣冬眠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在冬眠以前,从生理上到行为上都是在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利越冬,增加起蛰后的抵抗力。
  首先,冬眠前蜈蚣身体要做好充分的营养贮备,以供冬眠期的代谢消耗。尽管冬眠期间蜈蚣的代谢水平很低,但毕竟没有停止,仍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半年时间必定要消耗占体重一定比例的物质。
  如果冬眠前体内物质贮存不足,冬眠时把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完了,第2年春季出蛰时体质很弱,抵御不了天气的变化刺激,就会死亡。所以,蜈蚣在进入冬眠以前吃食量增加,食物以脂肪、蛋白质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饲养生产中,在冬眠前1个月,就应该供给蜈蚣充足的饲料量,并且饲料的营养价值要高,使蜈蚣很快肥胖起来,体重迅速增加,以备冬眠期体质消耗。
  其次,蜈蚣冬眠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般来讲,冬眠场所温度最好在1~3℃,环境湿度在30%,饲养土的湿度在11%~15%为好。温度低于0℃时,可能会把蜈蚣冻死,温度超过10℃,蜈蚣生理代谢加速,体内贮存的物质很快就消耗完,又会造成死亡现象。
  越冬环境中湿度过大,会降低蜈蚣冬眠时的耐寒性,湿度过小,蜈蚣体内水分散失较快,也会影响冬眠时的成活率。
  根据以上情况,蜈蚣在野生情况下冬眠前要寻找最适的地方冬眠。中原地区要寻找地下10厘米以下的地方冬眠,在东北要寻找地下70~80厘米深处的地方冬眠。
  2.冬眠期特征
  冬眠完全是由季节变化、天气寒冷引起的蜈蚣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每当气温降到0℃左右时,蜈蚣生理机能减弱,新陈代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