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马拉松运动员的食量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44:32
我听说马拉松运动员的食量非常大,可是他们看上去都很瘦啊,那请问他们每天的食量具体有多大呢?谢谢!

1、能量平衡:首先要求调整以往的膳食,增加日均膳食能量的供给,以达到身高标准体重,甚至以超出身高标准体重的5%内为佳。

2、供能营养素比例适当:膳食中能量的来源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之间的适当比例约为15%:25%:60%,对于体重偏轻者,加上马拉松运动属于耐力性运动,故需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蛋白质的食物来源:猪瘦肉、内脏、动物血、牛羊肉、鱼类、鸡蛋、牛奶及其制品、豆类、豆浆、豆腐等;脂肪的食物来源:食用油、动物性食物和坚果类;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谷类、豆类、薯类、食糖及含糖较高的糖果糕点点;同时要摄入适量的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粗粮、薯类和豆类等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3、维生素与矿物质要充足:每天都要保证一定量的水果、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深色蔬菜,对于马拉松运动员,尤其要预防由于过强的运动量造成运动性贫血,每周保证一到两次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鱼类的摄入,200克以内的动物内脏的摄入。

4、食物要易于消化,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宜细嚼慢咽,菜类应切分后煮,严禁食用煎炸等物。膳食中肉、蛋、大米为酸性食物,蔬菜、水果、海带等为碱性食品。由于运动可造成机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因此,运动员多摄入碱性食物,有利于保持机体酸碱平衡,增加碱储备,对运动能力有良好作用。
5、膳食制度要合理:运动员进餐的次数、时间和膳食分配要合理。运动员应该定时进餐,饮食有节,不喝酒,不吃刺激性食物。除日常基本三餐外,最好增加1~2次点心,这对马拉松运动员运动量大、能量消耗多非常重要。在进餐时间上,应与训练比赛时间有一定间隔。运动结束后休息30~45分钟以上才进餐,进餐1.5~2.5小时以后再开始训练。各餐的能量分配应根据运动员一天的活动情况来安排。原则上运动前一餐食物量不要过多,食物要易于消化,脂肪、纤维素的含量尽量低。运动后一餐食物量可多些,但晚餐不应过多,也不宜含有难消化和刺激性的食物。早餐应摄入充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三餐之间加一些点心,这一部分能量占总能量消耗的5%~10%,因而前一餐中应相应减少这部分能量。

6、充足的水分:由于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会出大量的汗,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因而补充足够的水分对运动员是十分重要的。合理补液的方法:补液的原则是保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