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圣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38:03
请写具体详细系统一点,谢谢了

新的音乐形式——圣咏

  作为宗教仪式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自1703年以来一直是探索巴赫的音乐形式。人们可以把作为路德派宗教仪式支柱的圣咏看作巴赫所有作品的脉络。无论他为信徒聚会写的颂歌,还是像《赋格的艺术》这类最抽象的乐曲,都有圣咏的形式出现。它是信仰在音乐上最单纯朴实的体现,并且像宗教信仰一样,是一条贯串始终的导线。

  相关新闻

  ·第三章 奴仆和叛逆者 评

  圣咏很能体现宗教改革后的教堂生活。起初这本是一首“民歌”,曲调源于遥远的上古时期。因此,《来吧,异邦的救世主》这首圣咏,不仅是将安布罗斯颂歌《来吧,异邦的创世者》改编成德语,连颂歌曲调本身也借用过来了,这是很有可能的。路德甚至还不知道新的祭仪该采用什么形式,便把信徒熟悉的日尔曼歌曲引进了礼拜仪式。对于17世纪的日尔曼音乐来说,新的礼拜仪式将成为跳板,而巴赫将以他超群的才气,开辟一条古典主义的新道路。

  格列高利圣咏出现在6世纪,因罗马教皇格列高利而得名。据说公元6世纪时,各地教会音乐并不统一。格列高利一世致力于教会音乐的统一,将原有的各地教会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选择、整理,编成一本《对唱歌集》。

  格列高利圣咏由大量附有拉丁文歌词的单音音乐组成。它是一种忠实表达经文的歌曲,其旋律超脱、冷静、毫无人间的欲念。它并非为欣赏,而纯粹是为宗教礼仪所创作,是实用音乐,并不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或俗乐的夸张。这种圣咏以纯人声演唱,没有乐器伴奏,不用变化和装饰音。它也没有节线和拍子记号,完全是自由节拍,歌词只用拉丁文。格列高利圣咏全都是天主教的礼仪歌曲,只供教士吟唱,会众不参加唱诗。

  格列高利圣咏形成后,迅速传向各地,特别是在意大利北部、英国、爱尔兰、法国等地得到了普及发展。直到14世纪,在天主教会中还只有格列高利圣咏。在今天的天主教会中,格列高利圣咏也常被采用。

  此时,巴赫不得不满怀遗憾地返回阿恩施塔特。他本来可以再留得更久些,因为博格兹特胡德已届68高龄,提议让巴赫接替他在玛利亚教堂的职务。对于阿恩施塔特的小风琴师来说,吕贝克最富盛名的教堂其诱惑力是很大的。马特森和亨德尔很早就打过它的主意;但他们两人跟巴赫一样,都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