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王申的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25:11
乾隆皇帝晚年最信任的人无疑是和王申,根据史料记载,和王申一人身兼五十多个官职,但是,曾任云贵总督的和王申,却被自己的死对头福康安所替代,这是为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天有不测风云,公元1799元,高宗皇帝驾崩。好在四年以前,皇位已移交给了仁宗皇帝嘉庆,登基之时,和坤在文武百官中颇显风头;一身“红妆素裹”,分外娇娆。他恭恭敬敬地走到新帝面前,打下衣袖,面地而跪,大呼:“文学殿大学士,一等公和坤,恭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仁宗皇帝如晴天霹雳般地龙颜大怒,左手未来得及卷袖便将龙椅敲得震耳欲聋,一声厉喝:“和坤,你可知罪!”
  和坤的背上犹如经历了一场暴风雨毛骨耸然,但心里却在默念:“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于是佯装毫不知情,理直气壮地回道:“臣不知罪”。
  仁宗一听,更是火冒三丈,目光犹如利剑,欲要刺破苍天:“你收受贿赂,贪赃枉法,今日起,免除你一切职务,抄你全部家产,退朝!”

  身陷囹圄
  在狱卒的解押下,贪官和坤一步一步进入了天牢,眼前的“堤坝”招架不住“洪水”只得被其冲垮,让它在痛苦之中流下。
  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坤一头栽到了牢房中的杂草堆上,回想以前的山水之乐,回想以前的佳肴野蔌,心中刀绞般地痛。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倘若不食那些“黄金白银,不走歪曲波折之路,怎会落得如此下场?”世间之路自是难走,但也有鸟语花香的地方;月之精华自有阴暗流缺,却也会有皓亮盈满;水之流动自有低转迂回,也还有奔腾的高涨与勇猛。
  为何要使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为何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一番隽永的笑对云淡风轻?
  当晚,贪官和坤接受了仁宗所赐的白绫,吊死在狱中。他的死,永远给后世世子孙敲响警钟!

  和珅(1750-1799),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生于乾隆十五年,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他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清初随清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参加顺天府科举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不过,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因颇有才学主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