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失禁的问题很严重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6:01:37
我有一个亲戚,50岁.已经出现失禁的前兆.就是听到水声就会忍不住,甚至有一次还尿床了.
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老年痴呆的表现啊
该怎么治疗和预防?!!!!!

尿失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断和持续性不自主溢尿,膀胱功能受累的结果,本质上是膀胱贮尿机能障碍的表现。
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神经原性尿失禁;梗阻性尿失禁;创伤性尿失禁;精神性尿失禁及先天性尿失禁。
按尿流动力学分类:可分为真性压力性尿失禁,逼尿肌反射亢进或不稳定,假性尿失禁及先天异常性尿失禁。
按1977年国际标准分类法可分为:
1、压力性尿失禁;
2、急迫性尿失禁;
3、反射性尿失禁;
4、充盈性尿失禁。
药物是老年性尿失禁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药物可通过影响逼尿肌的功能,下尿路的阻力和神经精神系统引起病人的储尿和排尿障碍。临床中常见的一些影响储尿排
可引起尿失禁的常用药物有安定、酒精、普鲁本辛、氟哌啶醇、安坦、速尿、异博定、巯甲丙埔酸等。
老年人动作的迟缓、卫生间的不便、慢性支气管炎等等均会明显加重老年性尿失禁的症状,进行适当的处理,改善老年人生活的环境,减少诱发尿失禁的因素,将明显提高老年性尿失禁病人的生活质量。
既使无任何疾病,衰老也将影响着下尿路的功能。如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力、膀胱容量、延迟排尿的能力等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而女性尿道的长度和最大尿道闭合压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或降低。

(1) 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女性,盆底肌肉松弛,膀胱颈后尿道下移,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减低等是产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因素。不稳定引起尿失禁的现象少见,表现为无逼尿肌收缩时尿道括约肌意外松弛,临床症状也常表现为尿频和尿急,甚至急迫性尿失禁,但是多数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多为DHIC所致。
(2) 压力性尿失禁的体检
1. 诱发试验
病人憋尿、截石位,增加腹压时尿液从尿道口溢出,停止动作后流尿停止,则诱发试验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2.膀胱颈抬举试验
病人憋尿,截石位,检查者两手指放在近子宫颈处阴道壁尿道两侧,嘱病人增加腹压,如两手指上抬,尿流停止,则膀胱颈抬举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图1)。如咳嗽后出现排尿,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可能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所致,检查时应加以鉴别。
(二)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有两种可能,一是膀胱颈后尿道过度下移(U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