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对米格-25的机翼布局如何?最理想的机翼布局是那架飞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3:48:29

米格25的机翼布局应该说是比较适合他截击机的设计目标的,对于战斗机来说是比较糟糕的,超音速性能不错,但亚音速机动性能明显不足。
个人觉得比较理想的机翼布局是苏-47(高亚音速机动性和低超音速机动性)、米格I-1.44(超机动性)和T-4MS(苏霍伊设计的一款很不错的轰炸机)。

MIG25属于常规气动布局,和当时的其他飞机没有索米区别。只是,其他飞机用铝合金,它用钛合金+不锈钢。

最好的气动布局,应该是SU-47金雕那种类型,即能超音速飞行有能获得良好的低空低速飞行机动能力。

实际上米格设计局在米格25定型之前曾经制造了很多架技术验证机,这些飞机现在通称“大米格”,米格25是在大量技术储备和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米格-25 的气动布局与以前的米格式飞机的传统风格有较大差别,采用中等后掠上单翼、两侧进气、双发、双垂尾布局型式。这是该设计局与苏联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共同的研究成果。

  机翼的后掠角为42°,下反角 5°,相对厚度 4%,展弦比 3.2,翼面积 61.9 米²。翼面积满足在 20,000 米高空作巡航飞行的要求,而小展弦比和中等后掠角则为了保证机翼的刚度。原型机的机翼原来无下反,试飞后发现机翼有严重上反效应,遂改用 5° 下反角。

  由于布局方案的尾臂很短,为保证航向稳定性采用双垂尾和尾部腹鳍。经过试飞多次修改后,加大了垂尾面积,减小了腹鳍,克服了原尾腹鳍过大对着陆的不利影响。

  飞机采用矩形二元进气道,用水平调节斜板进行调节。这是米格式飞机首次采用两侧进气布局,但尚未解决在土质跑道上起降时外物进入的问题。

  在一次高速飞行中偏转副翼时因机翼严重扭转而出现副翼反效,飞机坠毁,试飞员丧生。查明原因后规定在高速下不用副翼,改用差动平尾进行操纵。但因全动平尾的转轴位置安排不当,在个别飞行状态下助力器的功率不足,再次机毁人亡。经分析后将平尾转轴向前缘移动了 140 毫米。

哪种机翼布局(或称气动布局)都有其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