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会减少营养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23:30

不会,酱油主要是改变外观和口感的,本身也有营养。
酱油的功效与作用
1.增进食欲
烹调食品时加入一定量的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可使其色泽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
2.防癌
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及其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
3.降低胆固醇
酱油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能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4.止痒消肿
酱油可用于水、火烫伤和蜂、蚊等虫的蜇伤,并能止痒消肿。
酱油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成分,尤其是酱油中含有一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总量多达17种,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安全无毒的棕红色素。在烹调时加入一定量的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使其色泽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提倡出锅后放酱油,这样能够将酱油中的有效的氨基酸和营养成分能够保留。酱油具有解热除烦、调味开胃的功效。酱油含有异黄醇,这种特殊物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另外注意:
酱油味美但服用治疗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时应禁止食用酱油烹制的菜肴,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在烹饪绿色蔬菜时不必放酱油,因为酱油会使这些蔬菜的色泽变得黑褐暗淡,并失去了蔬菜原有的清香。

减少营养倒不会,酱油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达17种氨基酸,还有各种B族维生素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但它的含盐量较高,平时最好不要多吃。

酱油的含盐量高达18%—20%,即5毫升酱油里大约有1克盐,除了调味以外,主要是为了防止酱油腐败变质而添加的。患有高血压、肾病、妊娠水肿、肝硬化腹水、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人,平时更应该小心食用,否则会导致病情恶化。

酱油是在酱的基础上制造的调味品,我国在秦汉时人们已开始食用。东汉崔实
的《四民月令》中提到“正月可做诸酱”时,提到的“清酱”即为酱油。魏晋以后,
酱油还被称为“豆酱清”或“酱清”。很多古书上都有用酱油来烹调或腌渍食物的
记述。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求》中就提出用豆酱清来腌制肉类。到了唐代,酱
油还被当作药用,如思邈的《千金要方》说“制狗啮人,豆酱清除之”;还说“手
足指制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