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电池的一点想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42:26
阴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多出电子,电子怎么不进入溶液而通过导线传给铜呢?我看了不少网友的回答,但都不太深入,所以我自己想了一会,有点想法,请大家看看我对不对
一开始,比如Zn-Cu,HCL溶液,Zn发生氧化反应,有部分电子进入溶液中与Zn附近溶液中H+还原,产生H2,也有部分电子进入导线,在Cu附近与溶液中H+还原产生H2,而此时由于Cu中含有电子,部分阳离子(H+)向Cu移动,而CL-向Zn移动,随着反应的进行,Zn附近H+很少(都到Cu附近了),此时发生氧化反应,多出的电子与H+反应的几率更少又不可能进入水溶液中(没阳离子让他怎么传?),几乎都通过导线进入Cu中,形成了电子进入导线的看法
大家说我想的对不对,请不要说什么高中的一般看法,最后用大学的知识评点,如果不正确,请给出详细(注意是详细......)的解释,本人会酌情在+分,谢谢

我感觉是两种不同材料用导线连在一起电孑会向活性低的材料靠拢,阳极材料上有多余电孑会吸引氢离孑,阴极材料缺少电孑,会放出阳离孑,这就形成电流了.

水和金属表面的Zn水合作用成锌离子进入溶液,同时锌离子也可以沉积到锌片表面,前者过程的趋势大于后者。
锌片表面的电子与溶液中锌离子因为异型电荷吸引而在界面上聚集达到平衡。
此时由于锌片与溶液的界面两侧电荷不均等便产生了电势差。
铜片与锌片失去电子能力不同,所以达到溶解沉淀平衡转太不一样,与溶液的电势差不等,一旦构成回路,即形成电流。

实验证明一切 氢气是在阳极生成
若是Zn发生氧化反应,有部分电子进入溶液中与Zn附近溶液中H+还原,产生H2
那么就是Zn能与冷水反应了 即锌铜不用有交接 那就不是原电池了

我想是这样的:原电池的存在会加快铁的锈蚀,所以我猜想是原电池减少了反应的“阻力”。
Zn的电子可以通过导线到Cu的一极,再交给H+,也可以直接与附近的H+置换,但通过导线的阻力要小一些,所以大部分H2会在Cu的一极产生。

若是Zn发生氧化反应,有部分电子进入溶液中与Zn附近溶液中H+还原,产生H2
那么就是Zn能与冷水反应了 即锌铜不用有交接 那就不是原电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