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立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9:17:18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三权分立的萌芽是在什么朝代,请说的具体点,谢谢。

明朝的省级政权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

明代省级政权由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组成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事。
(一)布政使司俗称藩台或方伯,为一省行政长官。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从二品;左右参政,从三品;
左右参议,从四品,均无定员。其下设有经历司、照磨所、理问所、司狱司、仓库使、杂造局、宝
泉司、织染局、军器局等部门。

(二)按察使司设按察使一人,正三品;副使正四品,佥视正五品,均无定员。其下有经历司经历、
照磨所照磨、司狱司司狱等属吏。按察使掌一省之司法,并负责整觞吏治政风,大事与布、都二司
会商,报呈抚按,听命于刑部、都察院。按察司副使、佥事分巡各道,举凡有关兵备、提学、抚民、
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等均可过问。

(三)都指挥使司是一省的军事长官,“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命于兵部。”
(《明经世文编o 守令定例疏》)都指挥使为正二品,官品高于布、按二使,凡有三司联名公文,
序衔均在二司之上。

中国没有出现过三权分立。
中国传统政治讲究内部互相制约。各朝皇帝默许大臣进行党争,确保皇权永固。
明朝时,司礼监(首脑为掌印太监)与内阁(首脑为首辅)平级,互相制约。
内阁有提议权(怎么做)但无决定权(做不做),司礼监有决定权但无提议权。
这种制度得益的是皇帝。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朱棣建立内阁制后,中国再没有出现大臣专权。即便是宦官专权也在皇帝控制之内。比如魏忠贤尽管权倾朝野,还是被崇祯赐死了。

中国没有三权分立,即使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也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查五权分立,互相制约。相应国家机构也分为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检察院,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12月25日开始施行,大陆地区变色后就作废,但在台湾地区沿用至今。

不能说中国没有三权分立,只是三种权力之间没有制衡.

而且三者之上还有更加坚固的皇权.

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最为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