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同情或被同情的体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1:23:17
以叙事的方式真实描述您对处于痛苦或不幸中的人产生同情(或没有产生同情)的一次经历和体验,时间,经过,您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又想了些什么,尤其是您内心的感受,越具体越好。如果您是一位老师,您也可以叙述您所观察到的一个场景或某件事情并进行评论和思考,比如学校组织的募捐现场的描写和您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叙述某次被同情的经历和感受。
我正在上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的课程,老师要求我们自选题目实际进行一个现象学研究。我选的是“同情”这个题目,因为很多人好象都在感叹同情心淡漠的社会问题,但我又觉得问题可能不是这样简单。恳请各位帮帮忙,真实叙述并尽可能详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感谢两位朋友的回答。我也是第一次尝试,没有经验,两位的回答从不同的角度对我都很有启发。二楼的建议很好,我正在考虑。不过上述提问仍然希望各位继续提供帮助。字数不一定很多,但一定是一件事情的具体经历,其中一个片断也可以。如二楼所建议的,如果您是一名学生,也可以叙述发生在您和同学或老师之间的故事。
当然,叙述中无需用真名。
因为陌生,所以无需顾虑;虽然陌生,但真诚感谢。

因人而异....
既然你老师是让你们选题,那么你就按照你自己心里所想的那个去研究...
或许同情心每个人都有,但是有多少能够做到真正是毫无做作的同情?
没有什么是值得同情的,有些事情要自己经历过,才会感到是不是真的同情...
你清楚想了,不过你所说的我们个人的事情,或许,我们所认为的同情,跟你想法中的同情不一样吧...
例如,甲方家里十分可怜,但是甲方的父母都是高利贷..或许有很多人会比较同情他,原因是什么,例如,甲方他会希望自己父母是高利贷?又或者,每个人都会愿意和一个有高利贷父母的小孩玩?这时,他们之间很有可能产生同情这个东西..
废话就说到这里...一句到尾,自己好好想,会比人家的提醒要好很多..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情的基础是同哀和感同身受,心思不细腻的人不会同情,这是天赋,我就不行,所以帮不了你了。否则就是有类似经历,触景生情而已。

内心的创伤

这个题目可能更适合点,我实在帮不上忙,我这个放面也不懂,你可以采用和同

学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