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和“别传”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1:04:36

外传 :
wài chuán
1.古代经学家称广引事语、推演本义的书为"外传",与专主解释经义的"内传"相对。如《春秋左传》为内传,《国语》为外传;《诗》有《韩诗外传》,《春秋》又有《谷梁外传》、《公羊外传》等。 2.传记文的一种。为史书所不载的人物立传;或于正史外另为作传,记其遗闻逸事,都叫外传。如《汉武外传》、《飞燕外传》等。

别传 :
bié chuán
传记文的一种。与“本传”相对。多记载一人的逸闻轶事,可补充本传的不足。如《后汉书·董卓传》注引《董卓别传》、《三国志·蜀·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等。

想解释的话。。。
“传”和“传记”
以及“外传”和“别传”的区别。
传,zhuàn,阐释儒家经义的文字。如宋朝著名学者朱熹阐释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书叫《诗集传》,是诠释《诗经》的权威著作;又如经过孔子修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为之阐释的有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其中以《春秋左氏传》最为出名。
为什么叫“传”呢?据《尔雅》郭璞注:“传,传(chuán)也,博识经意,传示后人也。”据此,我们既明白了传的写作主旨,也对传的含义有了更通俗的认识。
至于传记,它是一种文学体裁,是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自传、外传、小传、列传、别传、本传、家传、内传、正传、全传、后传等都包容其间。由于各种传记特点迥异,所以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自传,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通常由领袖、艺术家、科学家、社会名流或某一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物自己撰写,其特点是写自己的经历,一般以时间为顺序,一线贯穿,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当然,由于是写自己,有些人会在一些重要的人事或历史问题上为自己讳,例如有不少回忆录尽管披露了一些世所罕闻的珍贵史实,但也不乏美化或抬高自己的地方。另外,也有囿于记忆讹误告示等原因而歪曲了局部事实,报刊上常见有商榷补正之文。
外传,凡人物为正史所不载,或正史虽有记载却又语焉不详,于是广为搜集轶闻趣事,铺陈喧染,这样的书或文就叫外传。如《赵飞燕外传》、《高力士外传》等,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