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中,诗歌的“反讽”表现手法如何体现?请举例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1:34:23

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的手法。其言辞的表面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思完全相反,真实意思却藏在字里行间里,读者自然明白。它始于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
  请看下面一篇例文:

  给孟母的一封信

  湖南考生

  敬爱的孟母:
  我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位母亲,有个调皮不争气的儿子,前两天我儿子的班主任把我叫了去,让我好好管教一下他,省得他又闯祸!我一问怎么了。你猜,那小子他说啥?他居然说他要成为像您儿子孟轲那样有学识有品德、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的人---天哪,怪不得班主任要我好好教训一下他!像您儿子那样刚直又有点愚蠢的人能在当今这个花花世界中生存下来吗?孟母啊,孟母!你可害苦了我,你干吗要把你儿子教成那样?真是误人子弟。
  首先,你就不该“孟母三迁”。大姐,你可知道二十一世纪房价有多高?搬得三次家,那还不破产?我家又一穷二白的。告诉你,周围环境不好就不好,小孩子家干嘛要为他操这么多心!像我家,对门一家全是“筑长城”的能手;左边一家干的是算命骗钱的营生;右边一家搞的是制假售假的行当……这环境虽够不上高雅,但足够让咱儿子学得一身的本事——拍马屁,出老千,坑蒙拐骗……这世上谁要不会这两手本事还真难立足!可你呢?居然从一个商人家旁搬走!拜托!要是你儿子孟子学会那商人的两面三刀和口是心非,他早就飞黄腾达了。哪像现在这样饿得面黄肌瘦还要整日满口“舍生取义”,酸不酸啊!
  其次,就算搬家,你也不能搬到一群书呆子旁边。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你这么做,不是存心要儿子变成个废物吗?像咱老姐,神机妙算,算准她儿子会当官,就搬到了市高干楼旁的一间房子里,整日要盘算着如何拐个千金小姐,让她儿子攀龙附凤。有朝一日升迁,岂不快哉?如今这年头,靠裙带关系上去的多,哪管你是不是满腹经纶,哪管你是什么“亚圣”?
  再次,你干嘛要剪断你的机杼?那可是好不容才织成的绵缎——好大的一笔钱!干吗为了要教育你那逃课的儿子而毁掉,多浪费啊!如今的小孩他想上学,他父母还心疼不让去呢!早早下海,干些致富的营生,不比当一个处处碰壁的大学者要强得多?其实你的儿子本来挺聪明,知道爱惜自己要逃课,你居然用断丝这么卑鄙的手段把他往火坑里推,我都不忍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