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夫”和“是”有哪几种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05:57:27
详细点就好。
谢谢。


1.成年男子 (读fū),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丈夫(读fū) ,例如“今夫又死焉” (《捕蛇者说》)
3.这、那(读fú) ,例如“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
4.句首发语词,一般表示将发议论 (读fú)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5、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没有实在意义,例如“悲夫”(《烛之武退秦师》)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词语“是”的出现很常见,其用法主要有虚词、实词两大类,代词、助词、动词、形容词四小类用法:
(1)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
(2)作助词,一般用于倒装句中,使宾语前置,起强调作用,无实义;
(3)作动词,与现代汉语中判断动词“是”相同;
(4)作形容词,与“非”相对,“正确、对”之意,此义项有时活用为意动词,“认为……正确、对”之意。下面逐一阐述。
一 、虚词类:
1、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这是文言词语“是”在古代书面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且这种用法一 直保持到现在。请看下面的例子:
(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故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墨子·非攻(上)》)“是何故也”与“此何故也”义同,“是”即“此”,作该句主语。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指示代词,复指“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作主语。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同上)“是”复指上句“非我也,岁也”这种说法,作主语。
(4)是时,上未立太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5)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6)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是”作指示代词,常与其他一 些词合用,构成固定的习惯用语。如“是以”、“是故”、“于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