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6:44:35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回以协调。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

农历的含义
中国传统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中使用,因此又称农历。又名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为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夏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做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约长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夏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3年安排一个闰月,再过两年又安排一个闰月,平均19年有7个闰月。月份的名称按照“中气”而定,含“雨水”的月份称为正月,含“春份”为月份叫二月等。不含中气的月份就定为闰月,用上个月的月份名称称闰某月。
“农历”名称从何而来?
2004年是指公历,甲申年是什么历?现今大多历书都称“农历”,但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中,“农历”条目中注明国际规范名称。Chinesetraditionalcalendar,直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传统历”,可见“农历”之称并不规范。
它始于1968年元旦大陆各报的报头。此前中国传统历法自民国起一直称“夏历”;新中国建立后,宣布以世界通用的公历为法定历,按公元纪年,夏历为辅历。《辞海》“夏历”条释义称:“辛亥革命后,一般将中国历代颁订的阴阳历为夏历,也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故名。”这里的所谓“建寅之月”是指24节气中的“雨水”节气所在的月份,这样岁首正月初一必在“立春”前后。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是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它之后的商、周、秦、西汉初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