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固体劈开后不能再结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3:55:25
RT,分子不是在不断运动么,为什么不能使两个铁块合在一块儿?
既然分子在运动,为什么一个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分子无法运动到此固体的外形外?
求解

不断运动,不是不受约束的运动。
固体的话,分子之间的距离极小,因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大。你可以近似的认为,分子之间都有类似“弹簧”之类的力的作用。在这个作用下,每个分子都只能再它所在的平衡位置“振动”,就像一个挂在弹簧上的小球,在不断地运动,但也不会运动到很远的地方去。
而固体的“劈开”是从某个“断面”上,把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开足够远,远到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这个距离大概是多少呢?大概是分子直径的10倍。那个距离是纳米级别的,也就是10的-9次方米级别。对于宏观物体来说,是非常非常小的距离,但对于分子而言,已经足够远得分子之间没有力的作用了。
让两个铁块合在一起不是不可能的,让它们的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足够小,就可以实现了。但是,这个要求其实很高。首先,接触面必须完全平整,整个接触面的最高和最低处相差不能超过10倍分子直径,不然就会只有一部分分子接触到,而大部分没有接触到。其次,要让接触足够紧密,紧密到能够让两个铁块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近到像是同一个铁块一样,这样,两个铁块就变成一个了。

两个铁块将它们贴在一起,其实它们原子间的距离是非常大的,这时它们之间的引力非常小,是不可能合在一块儿的
一个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分子是可以运动到此固体外,但是它们的速度时非常小的,要很久才能肉眼发现,就像墙角堆煤一样,久了把煤拿走就可以再墙角看到黑色的煤的痕迹

因为固体的分子间距太小。
当分子间距为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此时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距离时,引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起主要作用。

系统的运动遵循熵增原理,也就是只会使体系的分子分布更加混乱,而只是通过分子的扩算运动而使分开的物体重新结合的事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必须外界给这个物体提供能量,才能克服熵增,才能使物体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