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问题请教高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3:49:37
我现在正在自学经济学,教科书是《经济学》第八版,作者是迈克尔,帕金
一下内容摘自P217页

劳动 产 量 (件/天)
(工人) 1台机器 2台机器 3台机器 4台机器
1 4 10 13 15
2 10 15 18 20
3 13 18 22 24
4 15 20 24 26
5 16 21 25 27

在表中可以看到,对于每一既定的机器数量选择,其ATC曲线都是U形的。
因为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在开始时增加,然后减少。

我的问题来了!!!!
对于前半句话,我可以理解,用笔算算,的确在给定的设备条件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ATC都是先减少后增加的。但是后面的解释“因为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在开始时增加,然后减少。”这句话让我感觉很莫名,除了第一列边际产量先增加后减少的(4,6,3.......)后面3列都是执着的直接向上增加,比如第二列,就是10,5,3,2,1.

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书里有笔误还是我对概念上还缺乏理解。
表格排版不是很好, 没有一一对应, 我在这里再次描述一下不对应的部分, 一台机器所对应的列是 4,10,13,15,16; 2台机器所对应的列是 10,15,18,20,21; 3台机器所对应的列是 13,18,22,24,25; 4台机器所对应的列是 15,20,24, 26, 27

万分感谢两位的回答,一楼说的对,我的问题有笔误,
“除了第一列边际产量先增加后减少的(4,6,3.......)后面3列都是执着的直接向上增加,比如第二列,就是10,5,3,2,1. ”
这句话应该是“后面3列都是执着的直接向向下减少的”

对于2楼的指点我仍然

我还是不大懂你的意思,你写的有误吧“对于前半句话,我可以理解,用笔算算,的确在给定的设备条件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ATC都是先减少后增加的”“后面3列都是执着的直接向上增加”

“因为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在开始时增加,然后减少。”这句话很对啊。例子也恰当。第一列(0,4,6,3,2,1)二(0,10,5,3,2,1),三(0,13,5,4,2,1),四(0,15,5,4,2,1)
你是说后边的都是直接递减,没有先曾后减是吧。其实不要太抠了,其实是这个例子不大恰当,正好是没有曾就直接边际产量递减了。这并没有什么的,你可以想象没有人干活时,边际产量为0,那么就有增了是吧。这不是很重要,你自己理解边际产量会随着投入的多而减少就好了

首先楼主应该知道什么是ATC吧?就是平均总成本,ATC=AFC+AVC,AFC是平均固定成本,AVC是平均可变成本,AFC是随着人数增加而减少的这个可以理解吧?因为AFC就是一个反比例函数:AFC=FC/N,FC是固定成本。而AVC则是随着人数增加呈现正比例函数变化的,AVC=bN。楼主应该知道反比例函数(第二象限)一开始很陡峭,然后趋于平缓。那么综合来说,就是一开始AFC下降的速度大于AVC上升的速度,所以总的ATC下降;后来AFC下降的速度小于AVC上升的速度,所以总的ATC上升,这也就是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两种状态。在这个楼主给的例子中AFC就是机器的台数,那是固定的成本,就是AFC=其他固定成本+机器台数*机器单价。而人数就是决定AVC的因数,就是AVC=人数*每人的支出(比如什么工资啊、保险啊什么的)。
楼主说的不能理解的地方的确没有什么错误,边际产量其实就是,哎呀,用公式表示吧,产量的字母我搞忘了,就用Q代替吧,MQ=dQ/dN,如果有产量公式,直接求导就知道变化趋势了,这里的例子没有产量公式,只能用平均每人的产量来代替,那么,在既定的机器数下,平均每人的产量确实是先增加后减少的啊,没有什么问题啊。
最后楼主是自学的经济学,经济学分很多门类的,以最广泛的凯恩斯学派(也就是现在的宏观、微观经济学或者统称西方经济学),是很注重数学方法的,需要很好的数学功底。还有就是最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证明了凯恩斯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