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知识分子怎么那么不公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2:05:28
那些天之骄子命怎么那么不好,60年代来个“文化大革命”还不够,现在还让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辛苦学了这么多年,没多大用处,反让一些不听话的坏学生在外面闯荡,飞黄腾达!!!!

奸臣当道,忠良被欺!知识分子不能随波逐流!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骨气!

能力

你有能力还怕没有工作?

你有能力怎么还没工作???

知识不是死的

还要摆好自己位置

飞黄腾达之流与权威人士`合的来...```课堂.社会联成一体还须大家......

根本的原因还是教育体制跟不上社会的要求啊。市场经济注重实际操纵能力,而现在的在大学以前的阶段大多数是死记硬背型的应试教育。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1、我们在学校获得的知识结构大多是宏观系统的但有忽略实际操作的,而企业内部的要求多半是具体的,实操性的,所以企业不愿用“不实用”的大学生。建议学校把实际操作的模拟和知识一样看重来抓。
2、应试考试成绩是唯一检验标准,是好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套“学生社会”的规则逐步在抹杀我们的创造性,而企业更是需要充满活力。建议学校注重通过活动提升我们自己动手和处理事务,待人的能力。
3、学校的教育重视教书,但不懂得育人,具体道德和价值、心理的冲突没有得到解决,简直是真空状态,进入社会容易受到心理的打击。
4、知识分子自身容易犯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毛泽东言),不很懂得将理论联系实际。
5、学生的专业不对口需要我们自身去克服心理障碍,追求宏伟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是殊不知是从小事做起的。(我自己也容易这样)。
6、最后,建议针对社会为大学生失业也建立一个失业保险,我们为了成为社会、企业准备劳动力,花了学费,却得不到工资待遇,起码有个失业待遇吧。

那些教授、博导自己都是在国外进口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上做科技快餐,
根本无法攻克国家基础障碍,
每个月都有几万元入口袋,
教出的学生个个都平庸,
待遇很高啦

书都没有读得通,每月工资过万元,上课尽咋呼
能当场回答学生问题,立马解决问题的下岗,每月领取社会救济
Q办主任,你说呢?

你知道哪些黑话、暗语?
一个高级职称的打手奉领导的命令,开高级小轿车作案,对受害者说“你可以打110报警!”,“你信不信我可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