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共振结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2:09:28
写化学物质的共振结构有什么一般的步骤么?希望有例子,可以一步一步分析。

BF3的共振结构式有3种

共振结构式……很难画,应该是以下三个:
(+)(-)表示带1单位正电荷或负电荷

F(+)
||
B(-)-F
|
F

F
|
B(-)=F(+)
|
F

F
|
B(-)-F
||
F(+)

三个共振结构式每一个通过旋转都可以变成其他两个。
但写共振结构式时,一定要固定每一个原子。
有三个F原子,所以就有三个共振结构式。

附:共振结构式要求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结构。

补充回复:
主要还是要遵循8电子原则。
B本来有3个电子,一个双键两个单键带来4个电子,共7个。
所以还需要再来一个电子,凑齐8个。所以带一单位负电。

共振论

1.共振论的意义:共振论是美国化学家L.PauLing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提出来的,一种分子结构理论,他认为分子的真实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典价键结构式共振而成的,共振论包括离域键、键长、键能等概念,表示电子离域化的电子式方法一共振。

共振式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电子式对电子离域化系统中的电荷的分配位置等进行定性的,描述应用起来很方便实用性强。

2.共振论的基本内容如下:

①当一个分子或离子,按价键规则可以写出二个以上的Lewis结构式时(它们的差别只是键或电子的分布不同,而原子核的位置不变),则真实的分子结构就是这些结构的共振杂化体,即分子的真实结是共振杂化体,共振杂化体具有上述结构总合的特征,但没有任何一个共振结构可以单独地表示该分子;各个共振结构也都不能单独存在。

②凡分子或离子有共振者,较之没有共振的来得稳定,参加共振的结构数日越多,则杂化体就越稳定;尤其是结构相同的式子参加共振,则其杂化体最稳定。

③在各个共振式中,能量最低而结构相近的式,所占的几率最多,以烯丙基正离子为例:

④共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