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代的城与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3:28:45
城就是城池,市是城中的市场(可能说得不大准确)。我想看看古代的城与市是什么样子的,所以问问各位谁有这方面的复原图。

我手上没有复原图,
但我给搜索出了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这可是真的城市,
不用看复原图!!!

http://gamedown.yesky.com/game/lumu/banner_5_12.jpg
http://flyrainer.blogbus.com/logs/2005/09/2608598.html

希望能说明点儿问题!!!

城市如今是一个词,但在最初,“城”和“市”是有区别的。

“城”是由村和镇发展而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聚集,有的地方竟达10万人以上。于是统治者便想出一个办法,上层人住在聚集地的中心,并用一道墙围起来,下层人则分布在远离中心的城墙之外。于是,就出现了“城”的雏形。

中国人所理解的“城”,一般指用高大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门围起来的军事据点和要冲。所以《管子·度地》中说:“内之为城,城外为之郭。”《墨子·七患》中也讲:“城者,所以自守也。”在这里,“城”主要是用来防御的。“城”的主要功能,也是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城”在中国起源很早。《吕氏春秋》和《淮南子》都记载了“夏鲧作城”的传说。而《吴越春秋》表述尤其具体:“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筑城”是为了保卫国君,“造郭”是为了居住人民。只可惜,鲧所筑造的城郭,早已一点痕迹都没有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城”的遗迹,就是殷墟。

早在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中,就对“城”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段话,描述了“城”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