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几个管理学问题,急!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33:13
1、星期三上午9点,走进公司接待室的王总经理发现满地的烟蒂、纸屑,好象很久没有打扫过,便打电话告之行政后勤部负责人,该负责人立即打电话通知事务科科长,事务科科长又电话通知公务班班长,最后,公务班班长派了两名员工,很快就将接待室打扫干净。可是,一个月以后,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这表明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
A. 组织层次太多。
B. 各部门职责不清。
C. 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
D. 总经理越级指挥。

2.中国的成语“朝三暮四”多数用来形容那些见异思迁和朝令夕改者的思想和行为,但是有人根据考证发现这个成语最初是讲一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每天他喂每只猴子7粒枣,早上3粒晚上4粒,猴子们嫌早上吃的少就很不高兴,于是老人就改为早上4粒晚上3粒,结果猴子们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又嫌晚上吃的少而不高兴,于是老人又改为早上3粒晚上4粒。在这种不断地变换中猴子们一直保持着一种高兴的时候多而不高兴的时候少的状态,而且多数时间十分听老人的话。你认为这位老人的做法最符合下面的哪个管理原理:
A. 领导方式的权变理论的原理。
B. 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的原理。
C. 直线指挥和职能管理的原理。
D.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理。

3.某企业投资开发新产品,现有两个方案,假定其开发费用相同。开发甲产品估计投产后,市场竞争不激烈时每年可获利150万元,市场竞争激烈时每年亏损50万元。开发乙产品估计,投产后无论市场竞争激烈与否,每年均可获利70万元。根据预测,这两种拟开发的产品投产后,出现市场竞争不激烈的概率为0.6,出现市场竞争激烈的概率为0.4。如果只能在这两个方案中选一个,你的评价是什么?
A. 开发甲产品比开发乙产品好。
B. 开发乙产品比开发甲产品好。
C. 开发甲产品与开发乙产品没有什么差别
D. 根据以上资料无法下结论。
给出答案后请说明理由,如果好的话追加分

补充题目:
4、以下哪种情况不是过分集权的后果:
A、决策质量降低
B、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差
C、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加大
D、企业的应变能力变低

1.A 从题中可以看出该公司层次太多,总经理-行政后勤部-事务科-公务班-员工
2.A 老人随情况改变喂枣的数量,因此是权变理论
3.B 虽然两个方案期望利润都是70万元,但开发乙产品标准差小,风险小,故比开发甲产品好
4.C 过分集权不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加大,集权是高层说了算,不用怎么协调,分权才要

1.A很明显,不解释了。BC也有体现,但A最优。
2.B老人行为明显是激励行为,体现了期望理论中增加期望概率来增大激励力量和强化理论中的间断强化。领导的权变理论是根据LPC得分将领导分为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型,不同情况下选择领导方式。
3.B先看效价70*1=150*0.6-50*0.4然后比较投资风险,乙标准差小,投资风险较小,稳赚不赔。
4.C协调和过度集权无关。决策质量取决于决策者和环境,过分集权将降低员工积极性,不利于收集资料了解环境,决策难,组织应变能力下降。
5.B睡觉是生理需要。得到接受认可是尊重需要,要高于社交需要。
6.A在这里,管理幅度是有效管理下级的人数。
7.负强化一般间断性,正的都可能。正强化是通过激励作用使对象产生行为并认为有利会一直这样做,负的是认为不利而减少或消失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