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间起用公历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7:47:22
是民国 还是 建国后/ 最好是具体时间

我国改用公历经历的坎坷

  公历,俗称阳历,早在十六世纪时,就已成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而我国采用公历的时间不足百年,民国建立时颁行后,十余年间屡遭禁废。

  同盟会提案通过

  夏朝时,我国采用的是夏历,以正月为一岁之首,即一年的第一个月。商代改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朝又改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秦朝再改历,夏历的十月成了一年之首。汉初沿用秦历,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一零四至一零一年)修改历法,确定采用夏历,自后各朝沿用至清末,民间俗称“阴历”,又叫“旧历”。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宣告终结。各省代表先是在武汉,后迁往南京会议,酝酿商讨组建中华民国政府事。

  十二月二十五日,孙中山从欧洲回国到达上海,次日召集同盟会干部开会,就新政府的组建拟定同盟会方面的意见。二十七日,各省代表会议再次举行,黄兴代表同盟会提交议案,内中的一项,就是行将建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应改用公历。全体代表赞成通过。

  忽生异议引发争论

  十二月二十九日,各省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代表会议继续,讨论大总统就职典礼程式。忽有代表对新政府改用公历提出了异议,于是发生争执。

  反对改历者引了孔子“用夏之时”的话,声称圣人之言不可违。又说自汉朝太初年间重新采用夏历后,直至清朝成为历朝未变的定制,已有二千余年历史,祖宗之法不可轻改。

  主张改历者据理反驳:推翻清廷,创建民国,本是改朝换代的革命巨变,理应破旧立新,改历在所必然;公历早已为列国通用,中华民国改用公历,为大势所趋,顺应世界潮流,又利于国际间交流交往。

  孙中山坚持颁行

  在上海作去南京任职准备的孙中山,得悉各省代表会议上就改用公历起争议后,马上去电明确宣明:必须按二十七日通过之议案,中华民国政府改用公历,否则决不到南京任职。

  由于孙中山无以伦比的威望,及多数代表的努力,至三十一日终告解决:维持原议,中华民国采用公历。只是考虑到民间对阴历习惯既久,出版历书时在公历下方注明阴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