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中的“暮至黑山头”中,黑山头是指哪座山或者山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40:26

黑山头古城

古城因在额尔古纳市黑山头而得名。古城在黑山头西北约10公里处,古城分内城和外城,城墙均为土筑。

外城呈方形,周长2.35公里,占地346290平方米。城墙残高1-2米,最高处在4米以上;墙体顶宽2米,底宽6米。城墙外有护城壕,壕底宽5-9米,深1-2米。四面均设有城门,门垣宽9-12米。门外设瓮城,城墙外每隔100米左右有一马面,城墙拐角处有高大的角楼突出于墙垣之外。

内城处于外城中间偏西偏北位置,呈长方形,周长560米,占地18871平方米,有东西两座小门,城外亦有壕。整个建筑呈“干”字状,址内花岗岩圆形柱础排列有序,间距4米,址内琉璃瓦、青砖、龙纹瓦当和绿釉覆盆残片俯拾皆是。

外城西城里北侧有一内方外圆建筑,外围墙顶宽2米,有一座宽5米的南门。外城东北角有子城一座,有水井一口,现已坍塌;外城北墙内有一连串小型居址遗存。

该古城为辽代遗址,另据《元史译文证补·太祖诸弟世系》和施拉特《史集》记载及有关专家论证,蒙古汗国时期,额尔古纳河流域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撒尔封地。

黑山头口岸西与俄罗斯口岸相望。口岸年货物吞吐量150万吨,是国家一类口岸。乘游艇穿梭于界河之上,可一览两岸迥异风情。

黑山即今日包头昆都仑河谷北之阴山
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一部流传了千百年的北朝民歌,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早已肯定,这首诗内容是"真实的"。1982年曹熙先生发表《木兰辞新考》,明确花木兰确有其人,"花"是后人加的姓,木兰本名穆兰,穆是鲜卑人的姓,约出生在公元412年的河南地,属今日的伊盟(包头人习称"河西",1926年曾隶属包头县)。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参加对阴山之北柔然的战争。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自周、秦、汉、魏,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其东道是从今河北定县出喜峰口,西道是从陇西出甘肃安西。中道出黑山,正与《木兰诗》中“旦辞爷踉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相符。黑山即今日包头昆都仑河谷北之阴山。从今伊盟的"河西"到黄河边是一天的路程,从黄河边到昆都仑河谷之北阴山正好也是一天路程,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