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的贵族包括周王以下的亲族,开国功臣,贵族,其他的人都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0:28:46
请高手帮忙
!~!~!~!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简称“分封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荀子·儒效篇》曰:“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这样的层层分封,形成为一座政治宝塔,压在广大劳动人民头上。自天子至士,为各级贵族,庶民主要是农业劳动者。
当时的主要诸侯国:如齐,首封者是太公望,姜姓,因佐武王灭商有大功,封于齐,以营丘(亦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为都城。这里原是商的与国薄姑,北临勃海,有鱼盐之利。鲁,首封者为武王之弟周公旦,因在京师辅助成王,命其长子伯禽建国,以曲阜(今曲阜市)为都城。这里原是商的与国奄国,伯禽“变其俗,革其礼,”国势有所发展。燕,首封者为召(shào哨)公奭(shì市),姬姓,初都今北京房山区董家林一带,后迁蓟(今北京城西南),这里临近戎狄,为周的东北边区。宋,首封者为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以商丘(今属河南)为都城,统治商的部分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