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犯罪心理,我需要资料,怎么没总结性强一点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37:38
这是我的作业

中学生犯罪方面: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在青少年犯罪中,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中学生犯罪率有上升和抬头的趋势,如何有效的预防,降低中学生的犯罪率,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笔者在本文中试着探究中学生的犯罪原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服务。

在实践中,“青少年”指的是10周岁至25周岁之间的人,从刑法的责任年龄的角度上看,该年龄段既包括无刑事责任年龄、限制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的刑事责任年龄,范围很广。中学生这一群体,大致在十三周岁至十九周岁之间,主要集中在十四周岁与十八周岁之间,该年龄段恰好和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相符,亦即处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和“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年龄段,我们通常所指“未成年人犯罪”就是指该段年龄。我国刑法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该年龄段正是刚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发生激烈变动的年龄,容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如何教育、引导和管理得不当,极易使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研究中学生犯罪对于研究未成年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 + 章 + 超 + 市

一、中学生犯罪主体特点与中学生犯罪因素的关系

正是因为中学生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而该年龄段的人又是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本身并不是犯罪因素,而是因为这一时期心理、生理上的特殊性,容易受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犯罪,所以在研究中学生犯罪因素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中学生这一主体的特点。中学生这一主体在生理上有三个特点:首先身体外型增高的曲线出现了陡坡现象,接着体重也猛增,这一年龄段身高、体重的增加速度比青春期以前要快一倍到两倍,出现了身份体各部分不协调的笨拙期,摔打、踢跳动作有了明显的增强。其次青春期机体能量的代谢率比较大,变得感情易于激动,肌肉活动多,饮食量的猛增;第三、青春期性机能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出现了付性现象,而且由性激素的分泌而有了性的生理冲动与体验。性激素的分泌不仅直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