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知子莫若父”而不“说知子莫若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9:29:21

我觉得古人的话是有道理的。根据生活常识,父亲虽然话不多,况且也不怎么善于沟通,但是他们还是很了解自己的儿子。

以为父亲和儿子都是男人来的,好沟通,父亲也是从小男孩过来的,所以很多东西是可以理解的。

同理,知女莫若母。

出自《韩非子》《管子·大匡》
[解读]没有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儿子的了。
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家里的主要管理者就是家里的男子,自然就是父亲了,这句话是句古话,因此是与我国的历史背景有关,而不是以现在的家庭观念来定性的,那时候母亲是操持家务为主的,在教育和管理方面则以父亲为主,因此有了此句的由来,不是还有句话叫“子不教,父之过”吗?没有说“子不教,母之过”哦。

出自《韩非子》《管子·大匡》
[解读]没有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儿子的了。知:熟悉。莫:没有。若:像。
的成语:

知子莫若父——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以为毕竟子乃父之精子,是父亲身体的一部分
而母亲则相当与寄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