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4:22:29
到处查都找不到……
多谢!

酶的催化效率更高,主要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简单点来讲就是催化反应的机理不同吧~生物酶的构型特殊而又专一,能迅速地结合底物,改变构型降低反应化学能~这个过程非常迅速,而普通的无机催化,是以活性离子/分子等等的形式参与到反应中去的,无法降低反应的能量壁垒~而且催化反应的时候往往会分好几个步骤进行反应。。。不停地在各种形态、能量状态间转换的催化剂分子。
A、过酸、过碱和高温都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因而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高于无机催化剂,A错误;
B、酶催化功能的本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B错误;
C、在叶绿体基质中只消耗ATP,不合成ATP,所以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ATP合成酶,C正确;
D、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失活后可以恢复活性,D错误.

酶是动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有如此高的活性是因为酶具有特殊的络合物结构排列,即有特定反应的适宜部位。也就是酶在反应中先与反应物结合生成一个中间络合物,然后把应生成产物,而酶又复原,总之还是通过中间络合物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是生物催化剂 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提示:
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mL浆糊。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1mL~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1mL~2mL清水作为对照。振荡两支试管,将甲、乙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里,保温约5分钟。然后同时取出这两支试管,分别滴入一滴碘液。结果,乙试管内浆糊变成蓝色,而甲试管内的浆糊则不变蓝色。遇着碘液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甲试管内的浆糊遇碘液不变蓝色,这说明甲试管内的淀粉已经转变成其他物质了。原来,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小麦淀粉酶能够促使淀粉迅速地水解为麦芽糖。因此,甲试管内的浆糊遇到碘液不变蓝色。以上实验证明 酶在适宜的温度和其他条件下,能够使生物体内的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顺利而迅速地进行,而酶本身却不发生变化。因此,酶是生物催化剂。 酶的概念要从以下三方面内容去理解和记忆:
(1)产生?
(2)作用?
(3)化学性质

分析拓展

酶作用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