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司股东权益由正变负的过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2:28:46
本人非财务科班,故对账务知识不甚了解,请各位指点!
公司成立的时候,其股东权益应当就是各个股东的出资额,资产也就是等于股东权益,负债为零。
随着公司开展经营活动,可能有利润或者亏损,这都可以反映在利润表当中,而资产负债表无法反映一定期间内的盈利或亏损。任何经营活动都必须符合资产=负债+权益的等式,那么企业的负债上升以后,应当有其对应的经营活动,换句话说:当,贷:(负债中的某项科目)时,借方可能是什么?并且最终导致净资产变为负值?也就是所谓亏损,导致企业资不抵债。
这个过程在损益表中能够比较清晰的反映,我想了解这个过程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一点点反映出来的?
谢谢!

比如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100万
贷:应付帐款100万
生产过程中又发生人工等100万
借:产成品200
贷:原材料100万
贷:应付工资
但产品销售情况不妙,亏本甩卖,50万出手,不考虑税金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5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50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万
贷:产成品200万

在损益表中就是收入50万,成本200万,不考虑其他,就是亏损150万

只要你理解损益的含义,不难理解造成资不抵债的(由正变负)。假设你注册资本200万元。
第一年亏损 100万元。损益表净利润-100万元。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 -100万元。此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注册资本+未分配利润=200-100=100万元。

第二年亏损 150万元。同上,所有者权益=100-150=-50万元。即资不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