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3 14:16:44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对后世影响最大、到现在也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仁的思想。我们知道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时说:"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还有一说是"他主张以德治民"几个字。这两种说法,都是把仁作为政治学范畴来讲。现在学术上在继承原来历史教材讲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对‘仁'有许多解释,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主要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怎样做人与调节人际关系才是仁的思想的核心。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孟子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同情心,他假设说:譬如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