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麼英国Standard Charter银行被香港人翻译为渣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6:15:58
我可以理解渣打是Charter的音译,但是为何选用"渣"这个难听的字眼呢?新华字典说它是残留废物的意思.

这种翻译的问题,可以说是「创造性叛[译]」的翻译中,有些十分成功,例如:
日本香烟Mild Seven 并非译成「温柔七号/星」之类,而是译成「万事发」(其粤语读音与原文读音相近);又如是Poison牌香水并非译成「毒药」,而是据其英语发音译为「百爱神」。
Mild Seven和「万事发」二者意义不相干,Poison这样的反义变为「百爱神」的美意,这些都是是美丽的「叛译」——或可称为「意译」、「吉译」、「胜译」。
意是「好意头」,即吉利。做生意要好意头(粤词汇)、大吉大利,要旗开得胜,赢得顾客青睐。万事发、百爱神即如此;意大利烙饼店Pizza Hut译为「必胜客」,日本汽车Mazda译为「万事得」,也如此。而Coca Cola之为可口可乐,更是经典之作。
「意译」「吉译」「胜译」的反面,应该是「索塔纳」(Sonata)、「别克」(Buick)之类,这些译名音近而意不美,且与汽车无关;「星巴克」(Starbucks)也不佳不胜,我们完全嗅不到咖啡的香味。(Dante〔咖啡店〕在台北译为「丹堤」,至少令我们联想到杭州苏堤桃红柳绿的春景。)不佳不胜的商业翻译,香港早有先例。
银行而谓之「渣打」(Chartered),既无书香,连铜钱的气味也没有。简直不知所谓,汽车「思域」(Civic),听起来比不上台湾译为「喜美」,有小轿车迎载美人的联想,则为佳构。
香港的街道如遮打道、告士打道、窝打老道来自Chater、Gloucester、Waterloo,一打二打以至三打,大有三[打]至「屈打成招」,难怪有「屈地」、「屈臣」(Whitty,Watson)的街道名称了。
译为「百爱神」和「必胜客」,名称巧言令色,应能争取到顾客的好感,是商业文化的推销高招;译为「渣打」和「遮打」,粗俗不堪!
可能是数十百年前香港的华人「师爷」(为洋老板谋划献策、处理中英文书的人)受了一肚子气向不懂中文的殖民者「报复」的结果吧!^_^

那你认为还有更好的么
还有那个"渣"的广州话可以写的出来。
“用手"渣"住一张纸”的那个"渣"你会写?你可以在字典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