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里的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10:03
下面一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这是初一年级下学期的第五篇课文
对比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是仲永五岁时神童的表现,说明他有非凡的天资。
“令做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是仲永十二三岁时的表现,虽然还能做诗,可是已经和先前所听说的情况不相符了。说明他的名声大不如从前了。
“又七年,坏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是仲永二十岁左右的结局,他的才能已经衰竭,成为了普通人。
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为庸人,这一过程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仔细阅读课文就会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家庭和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人才的摧残。同时也说明了后天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对比,起突出强调作用)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引用,起突出强调作用,强调结果)
至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与后文形成对比。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都答完拉``飘走啊``

对比,更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