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证券化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31:25

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同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实际计算中证券总市值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因此它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发达国家由于市场机制高度完善,证券市场历史较长,发展充分,证券化率整体上要高于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计算,1995年末发达国家的平均证券化率为70.44%。其中美国为96.59%,英国为128.9%,日本为73.88%。发展中国家的平均证券化率为37.29%,其中印度为39.79%。已西为25.46%。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发展滞后,证券化率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按照1997年末市场市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为23.4%,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说明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专家估计,在未来的十多年内。我国股票总市值的增长速度将显著超过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而使证券化率不断提高,预计2000年将达到30%~40%,2010年将达到60%~80%。用证券化率这一指标分析各国证券中场发展的程度与潜力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证券化率并非完全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它还受到国家金融体制、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德国传统上以银行融资为主,证券融资发展缓慢,因此虽然经济高度发达,1995年末的证券化率却只有25.63%。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重视证券融资,证券化率提高很快,1995年底马来西亚的证券化率为284.38%,智利为124.87%,在世界上都处于前列。
  (2)证券化率在短期内具有不稳定性。因为证券化率与股市市值相关,股市市值又与股票价格相关,而股票的价格水平短期内波动性较大,在新兴市场尤其如此。所以证券化率的提高,与股价水平的上涨有密切关系,并下一定表明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