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并比较《大乘起信论》和《成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阿黎耶识)概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7:17:23
哲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经常要考的题目,请高人指点。

好像很有趣呀,

在《大乘义章》有语,人共有九识,其中‘前五识’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如:眼睛、耳朵、口舌以及我们的整个身体。他们各自具有分别外界的反应和接触识别的作用。‘前五识’是指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东西,但是我们人类有时候在某段时间却能觉到某种特别的遭遇,在心里有所专注时,他的眼睛面对事物,耳朵听到周围的声音却和平常的不一样。由于声色的反应使他立刻引发了心理‘意识’的思维分别作用。当他的思维不同的时候,他所接触过的东西会和平常截然不同,接而引发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第八识“来而莫名其妙的习惯、思想、天才等,都是它的作用,它既不是纯粹的‘心理’的,也不是纯粹‘生理’的,它与生来的身心与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可知当某一个人在‘第七识’未清醒的时候,在‘意识’的理智上,明知道自己的‘个性’太坏或不好,要想立刻改变自己,却往往失败,而当他清醒时,他却又好像无所不能,不过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假像’他并不是每一样都行,它就如一丛蔓草,它只是原始丛中的一脉而已,它的真正的主人翁就是‘第八意识’‘阿赖耶识’,这个名词的叫法也有很多,有的称他作‘阿梨耶识’更有译作‘种子识’、‘阿陀那识’、‘根本识’、‘神识’、‘心识’等,很多种称乎。‘阿赖耶识’总之,它含藏了一切善恶行为的种子,当因缘成熟时,能引生有情的根身器界,所以为一切事物之根源,它是心物一元,宇宙万有同根据的一本。它还是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混合的同一源渊,宇宙万物有由此出生,也还灭而归化于它,它是一个‘生生不已’、‘生灭不停’无止尽的仓库。关于第九识‘阿摩罗识’其实就是将‘第八识’‘阿赖耶识’‘尽垢’后的另一种说法,关于这一识,在唯识学上可是众说纷纭,不过老衲还是比较信‘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来自·幻剑书盟)

妄心。因为他们不了解‘第八识’实际上的功能体性,也不了解它就是未来成佛时的真如;他们不了解菩萨证得‘阿赖耶识’以后,经过修行,把贪瞋痴慢疑等随眠种子修除掉,证得解脱道,能出三界,而发起受生愿继续再轮回生死,自度度他,一直到无生法忍究竟圆满,成就一切种智,然后成佛。那个时候还是这个‘第八识’,只是改名为‘无垢识’,或者改名为‘真如’。其实这都是一些人不懂这个道理,就说‘第八识’是虚妄的,‘第九识’才是真实的;甚至有的人还说‘第九识’是虚妄的,第十识才是真实的,众说纷纭啊。但其实以老衲的说法,